查看: 1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汤铭新:“体育外交”打通中国奥运之路

[复制链接]

592

主题

598

帖子

164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4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5 16:05: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新中国成长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体育外交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国初期,为宣传新中国的发展成就,与国际反华势力进行斗争,争取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体育外交曾谱写过令人瞩目的篇章。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阶段,体育外交在拓展全方位多层次总体外交、助推中国更广泛融入国际社会以及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等方面又有了新的作为和贡献。其中,中国参与国际奥林匹克事务的一系列体育外交重大举措,是丰富多彩和充满活力的重要一环。


1978 年 4 月,汤铭新 ( 右二 ) 陪同萨马兰奇 ( 右四 ) 登上北京八达岭长城。 ( 资料图片 )
萨马兰奇巧妙恢复中国席位
我与体育外交的结缘要从上世纪 60 年代开始。那时我国的西班牙文翻译为数不多,我暂时借调到国家体委工作。接待来访体育团队或陪团出国访问,大大丰富了我的阅历,拓展了我的体育外交视野,并点燃了我心中炽热的奥运梦想。
我国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程。1958 年,由于国际奥委会中有人坚持将台湾以 " 中华民国 " 的名义留在国际奥委会,因此中国奥委会毅然断绝了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1974 年邓小平恢复工作后,他提出调整方针的思路。著名的体育外交家何振梁曾和我谈起,邓小平同志当年对国家体委的领导说,对国际奥委会等国际组织,要进一步采取积极主动方针。国际体育组织怎么能离开我们这么一个大国呢?现在进去了,比赛也可能打败仗,但是可以团结一批朋友。邓小平还说,申请加入体育组织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发表声明,一种是给国际体育组织直接写信。朋友们就可以根据我们的这个态度去斗争。这样比我们不声不响要好嘛!邓小平提出的这一方针清楚地表明了我国对参加国际奥委会和其他国际体育组织应持有的态度。
在解决我国在国际奥委会地位问题上发挥关键作用的人物是中国人民非常熟悉的萨马兰奇。1978 年 4 月,萨马兰奇以西班牙驻苏联大使和国际奥委会第一副主席特使的身份首访中国。在与体委副主任路金栋、国际司负责人何振梁见面时,他表示此次访华负有重要使命,因此访问期间他可以一直在北京会谈,同时根据需要参观一些体育设施。
会谈中最棘手的自然是如何处理台湾问题。何振梁同志利用陪同活动的各种机会,向萨马兰奇进一步做工作,从介绍台湾问题的由来,谈到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决议,以及国际奥委会对中国的态度。萨马兰奇在琢磨这些道理的同时,也在思索着解决问题的方案。经过几轮会谈的交流,他觉得有了眉目。最后他说,他相信台湾问题在不远的将来会得到解决。他分析说:" 国际奥委会有 85 位委员,有 8 位委员来自同台湾有‘外交关系’的国家,他们显然不会同意驱逐台湾。其他委员是否都同他们的政府持一致的立场不好说。因此,表决结果没有把握。" 思路敏捷的萨马兰奇转而又提出了另一个解决方案。他说,可以提出要求台湾改名,去除 " 中华民国 " 的称号。他对此显得很有信心,相信这既是我们可以接受的方案,也是国际奥委会容易操作的办法。
萨马兰奇回去以后,在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和几次全会上又做了大量工作,明确地提出要求台湾改名的方案。他说:" 国际奥委会应尽一切努力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议第一步要求‘中华民国奥委会’改名,因为它根本不能代表中国。"
在萨马兰奇和其他一大批主持正义的朋友们的坚决斗争之下,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终于在 1979 年 10 月 25 日通过了《名古屋决议》,恢复了中国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席位。
说服拉美国家支持北京申奥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迅速发展,在国际体坛上的地位日益上升,在中华大地点燃奥运圣火的憧憬成了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亿万民众的共同心愿。
1982 年 3 月和 1984 年 10 月,萨马兰奇先后两次访华,邓小平均与他会面,并就萨马兰奇热情提出的中国应该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以及考虑在某个时间举办奥运会的建议作出了积极的回应。何振梁告诉我,邓小平说,能参加奥运会和世界性体育大赛,大大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虽然目前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条件还不够成熟,但是将来总有可能实现的一天!我们愿意等待!
1990 年 9 月 22 日,在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举行之前,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在会见已是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时,正式把我国申办 2000 年夏季奥运会的愿望告诉了萨马兰奇,他听了后非常高兴,认为中国作出如此重大的决定,他愿尽绵薄之力给予帮助。
1991 年 2 月,中央批准北京申办 2000 年奥运会,当时我正在驻厄瓜多尔大使馆担任政务参赞。根据国内指示和使馆工作部署,我重点做厄瓜多尔体育部门、厄瓜多尔奥委会、体育组织领导人以及新闻媒体的工作,向他们介绍中国和北京的发展变化,北京申奥的目的、意义和优势,希望得到厄瓜多尔和其他拉美国家的支持。我根据拉美人重视个人友情和家庭亲情的特点,建议王钢华大使和夫人出面,同厄瓜多尔体育界和新闻界负责人士举行家庭联谊活动,此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位体育部门的负责人对我说,虽然厄瓜多尔在国际奥委会中没有委员,但它是拉丁美洲奥林匹克联合会的成员。在涉及选举奥运会主办城市的问题上,联合会起着协调拉美委员立场的作用,届时他一定会为中国说话。同时,在国际奥委会的 16 位拉美委员中,有来自巴拿马、危地马拉等同中国尚未建交国家的委员,他也愿意为中国去说服他们。
1993 年 4 月,我出任驻玻利维亚大使时,北京的申奥工作已到了紧锣密鼓的阶段。尽管拉巴斯的高原反应频频困扰着我,但我为北京申奥做工作的热情有增无减,我利用各种机会做玻利维亚体育界负责人的工作,组织使馆人员编写、翻译宣传资料向外发放,有些资料不但在当地报刊发表,还传到了周边的秘鲁、智利等邻国。此外,我们还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记得有一次一位西方记者向我发问,说中国的 " 民主 "、" 人权 " 纪录不佳,怎么能举办奥运会呢?听到这样的挑畔性提问,我心里明白,由于当时国际上确有一股反华势力兴风作浪,蓄意攻击我们,而不少善良的人们又不明真相,故我认为这正是我争取舆论、做好宣传的机会。于是,我平静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答复他:"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最好的见证。在中国的近代史上,中国人民曾饱受外国列强的侵略奴役和国内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根本没有民主人权可言。只有到了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自己当家做主,民主政治才得到不断发扬,人权状况才不断得到改善。我不知道记者先生刚才提到的所谓‘纪录’是何时何地,由何人所炮制,但任何一个不持偏见的人,如果有机会到中国去看一看,去问一问中国的普通百姓,那么他很快就会被一个政治上充满朝气、经济蓬勃发展、人民意气风发的中国所感动。至于申办奥运会,北京有其申办的充分理由和很多优势。我这里有一份材料可供你参阅。在国际社会中,有人企图以政治干涉奥林匹克事务,这种做法与奥林匹克精神背道而驰,也是不得人心的!" 这一席话赢得了在场记者的赞许,而那位提问的西方记者则在一旁悻悻地低着头。
面对美国和西方一些国家以某些问题为借口掀起的阵阵反华恶浪,拉美各国响起了一片对我强有力的支持声。1992 年 3 月,秘鲁 32 名议员联名致信国际奥委会和中国奥委会,支持在北京举办奥运会。接着,拉美其他国家的一些友好议员和人士也发表了类似的谈话。这些正义的呼声确实是对北京申办奥运的有力支持。
投身奥申委网站宣传中国
1999 年 4 月,我国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正式递交了北京申办 2008 年奥运会的申请。2000 年 4 月,北京奥申委人事部与我联系,询问我能否参加奥申委宣传部的工作。听到去奥申委工作,我马上一口应允下来。我想,再忙也要为申奥工作献出一份微薄之力。从 2000 年 6 月起,我正式投入奥申委网站的工作,担任西班牙文版主编。网站对我来说是个新鲜事物。好在页面设计、栏目安排都已有专人负责,我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办出西班牙文版的特点。
首先是从内容上下工夫。我的原则是 " 准确、精炼、生动 "。经过一个半月的努力,我们把奥申委准备上网用的洋洋 20 万字的中文稿筛选编译,加上从有关外文书报杂志上选用的生动材料,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分别设置到各栏目中,编排出了颇有新意的版面,并于 2000 年 8 月 26 日正式开通西文版网页。不久,我们就收到了来自巴西、哥伦比亚和波多黎各等地朋友的邮件,他们对我们的页面表示满意。一位在墨西哥学设计的学生表示,只要有需要,他愿为北京申奥做设计工作。还有委内瑞拉等国的拉美朋友向我们致以申奥成功的祝福。读着这些充满友好情意的邮件,我十分感动。的确,我们的申奥离不开各国人民的支持。
网站作为传播信息的工具,我十分看重它的时效性和活材料。因此,每当有重大活动时,如入围表决、评估团访问等,我们都轮流值班,力争以最快的速度发布消息。另一方面,我又尽量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素材,让人们对网站有亲近感。为此,我们先后采访了古巴、西班牙驻中国大使,墨西哥前总统埃切维里亚和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的秘鲁专家,他们以北京迅猛发展的见证人身份,甚至以自己也是 " 北京公民 " 的身份,表明了支持北京申奥的态度。这些采访在网上发表后反映都很好。
从加强网站宣传效果出发,我认为有更多的外国友人和新闻界人士写文章和发表评论,会更有说服力,在国外公众中更容易产生认同感。在和驻京的埃菲社和拉美社取得联系后,我们主动向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外宣材料,还安排西班牙语诸家大报的专稿撰写人、秘鲁著名记者阿尔赛采访北京奥申委的领导。他们写的报道既肯定了北京的积极方面,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被认为是 " 客观 "" 公允 " 的。


2001 年 7 月 13 日,汤铭新 ( 前排正中 ) 与北京奥申委网站工作人员一起欢庆北京申奥成功。 ( 资料图片 )
2001 年 7 月 13 日,我和北京奥申委的留守人员度过了一个永远难忘的夜晚。那天晚上 10 时 10 分,当电视屏幕聚焦国际奥委会投票现场,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打开信封,郑重宣布北京当选为 2008 年奥运会主办城市时,我和在场的人顿时欢腾起来,感情的闸门一下子被冲开。整个中华大地顿时呈现出一片欢呼雀跃的壮丽景象。而我们网站的工作人员更是相互击掌道喜,热烈地拥抱在一起,抒发自己对申奥成功的喜悦之情。
当北京电视台的记者得知我曾担任过我国驻外大使时,便对我进行了采访。我一边说,止不住的泪水一边扑簌簌地往下流。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幕幕难以忘怀的往事又都浮现在我眼前。
相关链接
讲座回顾 | 徐庆超:奥运会场景中的公共外交——关于中巴的比较分析
【公共外交季刊】黄友义等:奥运城市形象与国际化
责任编辑 / 唐春云 顾心阳
图文编辑 / 张弛
作者:汤铭新,察哈尔学会外交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名誉副会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中国前驻玻利维亚、乌拉圭大使
来源:《参考消息》,2018-12-13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察哈尔学会微信公众号
前瞻性
影响力
合作共进
发出中国声音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察哈尔学会网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特别关注




0551合肥网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